入手D3100

  观望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决定入手Nikon d3100,上个星期六中午下的单,第二天晚上就送过来了,COO8的物流还是很给力,本来是选了上门自提,结果还是开着面包车送上门来了。唯一不爽的是不能刷卡。拿到外包装觉得比网上图片小了很多,有尼康的原装封条不过是撕开了的,而送货员回应永远是那句经典的“我们要开箱验货”。简单看看没少东西就打发走了送货员。

  拆开后里面附件到不少,奇怪的是附带配件中有两个铁氧体磁芯,但又没有数据线,真不知怎么想的。不过好在是标准的mini USB接口,可以使用移动硬盘的数据线。连上电脑识别为相机,可以直接导出存储卡上的照片,仅此功能而已。(刷机?)

  虽然是第一次玩单反,还是很容易将各个配件组合起来,由于买的是标配,没有内存卡,还好旧手机E2中还有张2g的sd卡。(e2是sd卡,不是常用的micro SD卡),容量小也能拍两百多张,凑活用。

新机器最关心的就是快门使用次数了,试拍了两张,用Opanda IExif 打开最后一张,看到的快门使用次数4次,正好是两张照片加两次切换live view(实时取景)。这个也不能保证一定就是全新的,说不定有特殊方法可以重置快门数。

  从长焦转到单反,习惯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光学取景/对焦、手动变焦。其他都很简单。图片是长达208页的说明书。

Ubuntu Linux中连接Android真机调试

首先确保用数据线链接后能识别设备,输入:lsusb,可以看到类似输出

dorole@ubuntu:~$ lsusb
Bus 002 Device 006: ID 0bb4:0c87 High Tech Computer Corp.
Bus 002 Device 004: ID 0402:9665 ALi Corp.
Bus 002 Device 003: ID 04fc:05da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Bus 002 Device 002: ID 8087:0020 Intel Corp. Integrated Rate Matching Hub
Bus 002 Device 001: ID 1d6b:0002 Linux Foundation 2.0 root hub
Bus 001 Device 003: ID 0951:1643 Kingston Technology
Bus 001 Device 002: ID 8087:0020 Intel Corp. Integrated Rate Matching Hub
Bus 001 Device 001: ID 1d6b:0002 Linux Foundation 2.0 root hub

这样手机的vendor id和描述就出来了,第一条即是,htc的机器硬件id一般都是0bb4。

在/etc/udev/rules.d/目录下建立50-android.rules规则文件,内容如下:

SUBSYSTEM==”usb”, ATTR{idVendor}==”0bb4″, MODE=”0666″

修改后重启udev服务

dorole@ubuntu:/$ sudo /etc/init.d/udev restart

切换到android sdk的platform-tools目录下,重启adb服务,再输入adb devices就应该能找到设备了。

dorole@ubuntu:~/android-sdk-linux_x86/platform-tools$ sudo ./adb kill-server
dorole@ubuntu:~/android-sdk-linux_x86/platform-tools$ sudo ./adb start-server
* daemon not running. starting it now on port 5037 *
* daemon started successfully *
dorole@ubuntu:~/android-sdk-linux_x86/platform-tools$ sudo ./adb devices
List of devices attached
SH0CDPL00575    device

这样就可以在eclipse中的DDMS来调试android真机了,有些步骤是需要root权限的。

无题

  五月份,正是各个大学毕业之时。一年前的今天,也正是答辩完的那天晚上匆忙收拾行李和同学坐着火车来了深圳,开始了工作之路,或者说是踏上寻梦的道路。回顾一年来的经历,难以言尽,感想颇多。

  恰逢在网上看到有一句话说深圳是一个初次见面第一句问你是那里人,第二句问你来深圳多久了的地方。确实,这个城市的人基本都是外来人,就像一个移民城市,毫无归属感。

  记得大半年前,那还是在第一家公司辞职不久,在副总的邀请假下聚餐聊聊天,其中谈到了关于创业的一些想法,当然那时候根本没这意识,只想找个安稳的工作。至今想起似乎觉得自懂事以后胆子越来越小了,很多时候是安于现状,不太愿意接受新的挑战。随后的工作渐入佳境,将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成一个一个可行的步骤,有计划的实施。我想这两点应该是最好的对这一年的总结了。

  这个快节奏的城市,大街小巷都是奔跑的人,你跑或不跑,时间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引用一句老话:一切都会更美好。

电影那些事

  印象中除了小学会定期组织去电影院看看红色电影,似乎也没去过什么电影院。恰逢今日团队活动去看了场电影,感想颇多,于是便有了此文。

  虽然影院去的少,但却又是个不折不扣的电影迷、高清迷,尤其喜爱欧美科幻大片,从最开始混迹于btchina和verycd,寻找480p的dvdrip,到现在混pt下载的都是1080p的Blu-Ray Remux,当然还有一点点的原碟iso。从480p到1080p无论是画质上还是画幅上都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尤其是看贯了全高清电影后都不会再去看小分辨率的电影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存储和网络的要求了,现在一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公司,家里笔记本启用低性能模式24小时挂机,减小发热量同时也能省下不小电。一天下来也有10~12g的流量。

  本以为电影院视觉效果会好很多,但还是高估了,似乎也是24帧每秒的速度,在宽屏下明显两侧的运动存在帧数不足的缺陷,不知道是不是数字电影都这样,电脑上也是如此,电影发展这么多年来还是没脱离24格。也许是fps游戏玩多了的原因吧,特别在乎流畅度。音响效果还是很出众,远远不是家里那2.1能比拟的。

  速度与激情5还不错,特别是巨大的保险柜被两辆跑车拖出来相当刺激,这才是真正的团队,不多说了。正在考虑下载其前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