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游记

  犹记得上次来笔架山的时候还是七月份,雨后的笔架山天空乌云还没完全散去,显得很低,似乎就在远处的树后面。一大片湿漉漉的草地,十分的耀眼。边聊边走的过了几个小时,回到入口的时候一看地图,居然还没上山!只是在山下兜了个大圈。这么好的风景不看尽也太可惜了,于是当即决定改日再来。这一晃就到了十月中旬,国庆节后一个星期都在下着小雨,正好在周末放晴了,于是邀上好友再度来到笔架山。
  笔架山并不高,但地理位置优越,毗邻福田中心区,可以看地王大厦和京基100。
DSC_3536
继续阅读笔架山游记

大沙河公园

  自成立摄影兴趣小组以来第一次出来活动,依然主打风景,领略了一把6×7中画幅胶片机的魅力,体积上简直就是个巨无霸,冲洗出来的效果确实了得。
  阳光强烈的环境下适当欠暴点效果会很好,电脑上看也没那么刺眼,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或者手动设置色温5k以上,这样画面更加真实。
优化校准鲜艳再适当微调对比度。夕阳下由于光线依然强烈,只能使用M档来操作,光圈适当调小,使用高速快门,参考相机的曝光指示,基本上就能拍出红红的太阳了。
  深圳大沙河公园三面都是交通主干道,海拔不高,山顶一片很宽阔的草坪,叫放飞坪。
DSC_2180 继续阅读大沙河公园

机械控

  在使用jvc mini录像机的时候,发现磁带装卸部件设计的非常灵巧,先是机芯卡带伸出来,再弹起将磁带盒送出,顿时有种像看变形金刚似的,于是用相机拍了几张。
  这台机器大概有近十年历史了,内部金属部件依然如新,使用的存储设备是录像带,一盒录像带一般是60分钟容量,直接以模拟信号记录,如果要转存到电脑上需要使用视频采集卡来采集信号,信号不压缩的话体积非常大。
  多年以前,在折腾软件之前也玩过不少硬件,还是觉得硬件来的真实。图中最中心斜放的圆柱体叫磁鼓,对磁带进行读写。黑色橡胶圈的叫压带轮,保证磁带匀速平稳前进,也是磁带存储设备中最容易老化的部件。
  写此文怀旧一下,突然想到的一个词:机械控。
DSC_1881 继续阅读机械控

中秋之礼

DSC_1761
  小小的得瑟一把,公司中秋不发月饼,改送红酒了。一直都不知道红酒和葡萄酒有啥区别,特意一查,原来就是一回事。

红酒(Red Wine)是葡萄酒的通称,并不一定特指红葡萄酒。葡萄酒是用葡萄果实或葡萄汁,经过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在水果中,由于葡萄的葡萄糖含量较高,贮存一段时间就会发出酒味,因此常常以葡萄酿酒。葡萄酒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普及最广的单糖酿造酒。早在六千年以前,在盛产葡萄的地中海区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就会酿造葡萄酒。有趣的是,在舞蹈文化中,有一种葡萄酒舞是在酿酒用葡萄丰收时,庆祝的团体舞蹈。葡萄酒在基督教被视为耶稣基督宝血的象征物。

美丽的杨梅坑海景

  一直以为一幅漂亮的风景画只需要足够专业的相机即可即拍即得,事实上还远远不够,在相机默认的设置下所拍之物依然没有特点,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同样是灰蒙蒙的,所以在拍摄时的优化校准与白平衡是很重要的步骤。
  对于风景画通常将优化校准设置为“鲜艳”模式或者叫“Vivid”,基本上蓝天白云绿树就格外分明了。白平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者自动。
当然这样不同的环境就得重新设置,嫌麻烦的可以考虑后期来校准,这样机身设置标准即可,但输出最好是RAW格式,尼康机型上叫NEF文件,一种无损图像格式,图像数据和优化参数使用自家的ViewNX打开,常用的也就白平衡、优化校准、颜色增强器、锐化、对比度、裁剪这几个,熟悉这些参数后很容易调出鲜艳耐看的画面。颜色增强器可以选择是人像还是风景,区别是人像中不会对肤色增强,使得人像更加真实。
  处理好的照片可以批量转换为JPG,一般选“良好的质量”,尺寸长边为1920,这样图片的体积会小很多,便于网络传输。
  图为上周末在杨梅坑海岸线所拍,位于深圳南澳半岛西海岸大亚湾水域。去的比较早,正好太阳直射,远处灰蒙蒙,能见度不是很高。
DSC_1729 继续阅读美丽的杨梅坑海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