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玩具:探险家P-1 Mark II

上一个 GPS Logger V990 于18年购买,使用5年之久,稳定性还是很可靠的,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最近决定做一次升级,换成最新款的 P-1 Mark II,主要有以下几点的考虑。

miniUSB 充电接口实在过于老旧,得多带一根线,也有过几次出门忘了的尴尬。仅支持 4GB 的存储卡和 FAT-16 分区也成古董,格式化都麻烦。单星座接收,定位准确度还是差点意思,尤其是长时间静止,那四处漂移的轨迹够慢慢删了。

过去的几年里,探险家也陆续发布了更高端款 P-1 Mark IIP-10 Pro,也都增加对中国北斗定位的支持,后者更是拥有全星座接收能力,L1+L5 双频定位,将定位精度推到顶峰。然而考虑到价格和实际使用场景,最后选择了 P-1 Mark II 款,目前还没拿到外面实际使用。在楼顶简单试用了下,确实定位精度比之前好很多,绕2圈,拐角处,斜着走都清晰可见。

简单说下第一印象:

从P系列开始,支持了三防,电池容量增加,体积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相比之下V系列则苗条太多。背壳从金属壳换成塑料壳,略显廉价,整体设计“粗犷”了不少。几个指示灯亮度感觉有所提高,夜间有点太亮眼。提示音有所减少,取消插拔卡时滴滴声,取消定位成功后滴滴声。广受诟病的 miniUSB 换成了 microUSB,除充电外还能当 USB GPS Device 使用,都 2023 年了,就不能一步到位 Type-C?

存储卡支持了 FAT-32,最大 32GB,虽然本身记录的 CSV 体积并不大,一天下来也就几个 MB 左右,但我习惯转换成的 KML 也存在上面,长年累月也是不小的存储量。P 系列默认按年月建立文件夹,这个功能还是挺实用的,不然塞满根目录。和大多数三防产品一样,一个橡胶盖覆盖了SD卡插槽和充电口,每次取卡充电,得掰一掰,弯折耐久度有点担心。

作为一个小众产品能不断迭代升级,并且能做到性能极致,还是得先点个赞👍,如果能有个小屏幕显示状态,高度,速度就更完美了。

新玩具:探险家 Columbus V-990 MarkII

  之前的 Holux M-241 Plus 出了点小状况,使用量过大后读取非常缓慢,甚至无法读出,只好做退货处理,不清楚是不是个例,且不兼容 MacOS 也是诸多的不便。

  正好当时有个备选方案就是探险家系列,当时没有第一考虑主要是因为所搜到的资料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以为其停产或者是不再升级了。尤其是一段蓝牙导航的演示还停留在 iOS 6 越狱的界面,实在是寒颤。后来在其官网发现还出了新品 Columbus V-1000 手表式记录仪,其 Columbus V-990 和 V-900 也都升级到最新的 MTK3339 芯片,于是果断下手。

  先是买了Columbus V-1000,主要看中有块 LED 小屏幕,能及时知道工作状态,microUSB 连接口也比 miniUSB 方便不少。但随后发现内置的 300mA 电池实在不耐用,官方宣称 16 小时,实际上 7 小时就只剩一格电了,在一次徒步中只好插着充电宝走,实在是尴尬。而且由于内置模式比较多,操作上也比较复杂,计算日出日落居然还会卡顿,只好作罢,和客服沟通推荐后换了 V-990。

  Columbus V-990 和之前用过的 Holux M-1000 很类似,开机后就自动记录的,无需多余设置,状态灯一目了然,通过microSD 卡支持高达 5000w 点的记录,可以说非常强悍了。内置 1000mA 电池,能连续记录 36+ 小时(还没有实测),但应该偏差不大。更有意思的是 V-990 的USB口仅是充电功能,读取轨迹都是通过 SD 卡来交换,基本上很好的避免了因PC系统更新换代,而没有驱动和App支持。而对应的轨迹管理软件《时光相册 Pro》也是基于 RouteConverter 这款开源的轨迹转换工具二次开发,采用Java编写,支持全平台使用。

  实测中发现 V-990 的普通数据模式可以用 RouteConverter 读取,而专家数据模式只能用《时光相册 Pro》读取。如果需要配置机器的数据模式和超速报警等功能需要用老版本的《时光相册》,这里需要使用JDK 1.7或以下版本,而 Pro 版要求JDK 1.8以上,早已脱节。但基本上也用不着老版本了,默认的配置也已经够用,默认普通数据模式,关闭超速报警等。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接收机的USB的连接模式,像 Columbus V-1000 的设计是必须要通过 USB 连接线来导出轨迹,这要求连接PC之前接收机不能处于轨迹记录中,否者极容易出现数据错误。而 V-990 只需要记住关机拔卡就行,和使用手机习惯一致,不容易出错。

  参考地址:
http://cbgps.com/index.htm
http://www.routeconverter.com/home/en

GPS 复活记

  用了两年多的 Holux M1000C GPS Data Logger 电源键拨杆掰断了,原装的锂电池鼓包明显,使用时间大幅下降。拆开看了下,是一个7Pin的贴片开关,断掉的是开关上的塑料拨杆。寻思着去哪修理下,结果跑遍了家附近的维修店,都找不到同型号的。只好求助万能的淘宝,果然很容易就找到卖家,才1~2毛钱一个,一口气买了十多个。卖家几乎全部来自华强北,亚洲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中地真不是吹的。

  贴片元件最好是要用热风枪来拆,可惜身边没有,只好用便宜的尖嘴烙铁代替了。结果拆的时候把开关塑料部件都融化了,还好没破坏主板的触点。焊接上去则容易的多,对准中间两个控,用镊子夹紧,轻点几下接触角就好了。很久没使用烙铁,生疏许多,报废两个,看来多买几个是明智的选择,既然要修就顺便把鼠标的滚轮解码器也给换了,完美。

  这个 GPS 电源用的是锂电池,用久了开始鼓起来,再使用下去也不太安全。由于这货有一定年限了,想买原装也是不可能的了,还好是兼容诺基亚老款手机的,电池型号是 BL-5C 。品胜还有全新的在销售,一年一版,也就是说现在买的基本都是今年生产的了。起初在选购 GPS 的时候还否定用电池供电的产品,觉得换电池麻烦,充电也麻烦。现在想想,像 GPS 这种不是经常要用的,还是用电池的最好,超市都有卖。GPS 设备本身使用寿命长,更新换代慢,搞不好过个两年这款锂电池都彻底不卖了。

  到此,装上外壳,满状态复活了。下面就是折腾怎么在 OSX 系统上使用了,开始以为没有通过 Apple 授权的硬件是无法与苹果设备连接的,但事实上在我的 Macbook Pro 上是可用的,但 iPhone 还是不行的。Holux官方有个客户端 ezTour 可以读取 GPS 轨迹,设置 GPS 参数,可惜只能运行于 Windows 系统,恶心的是还要激活密钥的,密钥早就随盒子一起丢了。后来发现官方wiki中提到忘了密钥可以发邮件要个新的,只需要提供下设备的SN编号。试着发了一封邮件,果然在周一上班就收到回复了,还给了一个激活密钥。台湾企业,业界良心啊,32个赞。

  在 OSX 中使用实时定位功能,虽然导出轨迹是没法用了,但实时定位还是可以用的。在启用 Macbook 的蓝牙后,很快就可以发现 GPS 设备输入配对密码四个零,绑定成功后会多出电脑上会多出两个设备 /dev/cu.HoluxM-1000C-SPPslave/dev/tty.HoluxM-1000C-SPPslave,在终端下使用 cat /dev/cu.HoluxM-1000C-SPPslave 命令可以打印出来自 GPS 的一条条“$”开头 ASCII 字符串,这就是 NMEA-0183 协议。打开 Google Earth 的 GPS 导入功能便可直观的看到所处位置了。那为什么电脑上要有两个设备,在计算机术语中就串口设备而言,CU 表示 CALL UNIT 或者 CALL UP,它可以绕开设备中断而直接响应,TTY 则会有等待中断响应 DCD(data-carrier-detect) 的过程。

  不知何时起,出远门都习惯带个轨迹记录仪,尤其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即便简单到只有一个电源键和几个指示灯,连屏幕都没有。只需要在出门前打开电源,丢包里,就可以忘了它的存在。

新年第一行小计

  本约了群友去外拍,结果去晚了,没跟上。只好自个瞎逛,中心公园枯树黄草地,零零散散的游人和在建工地,鸟不拉屎鸡不生蛋。

  转了几圈都没找到人,正巧老友电话call来,果断转移阵地去扯谈。不幸公交又坐过一站,还好不远,在gps指引下,找了条捷径上高架桥直接到了目的地。在桥上正好看到桥下一起车祸,一宝马和一的士车头正面相撞,司机到没多大事,可怜的士副驾驶坐上的老头昏迷不醒,没系安全带,悲剧了吧。

  正好碰面的时候手机没电了,四个小时,3539个点,1650mah满电耗光,gps真不是神油的灯。

建设中…
荒凉
“彩虹桥”,其实是芙蓉桥,横穿洪湖公园
“彩虹桥”

继续阅读新年第一行小计

赤湾记

  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中想找个古风名迹的地方可不太容易,赤湾古炮台——这次出门的目的。
  坐地铁二号线到终点站赤湾站,出站后,周边一片荒凉,高低起伏的山丘,稀疏的房屋,马路上都是灰尘,时不时有重型大卡轰隆隆的开过。前方都是集装箱码头。
  一向方向感很强的我都指不出北了,依靠GPS和电子罗盘领路下很容易找到上山的路,在这荒凉开阔的地方GPS搜星定位极其准确,出地铁口后是港行路,往西走大概四百米后距离平行的赤湾六路最近,在此翻过围栏到赤湾六路,赤湾六路往反方向回走几百米就可以看到左炮台路,可惜在大面积修路,没法过。可从港机大楼旁边的赤湾一路再转左炮台路。大约1公里路程就可以到山下了。

赤湾左炮台简介:
  赤湾左炮台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原分左、右炮台,共有生铁炮12门,现在只有左炮台保存完好。1983年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蛇口工业区曾对炮台作了一些修复。炮台全高约3米,北面是炮台城的入口,城内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地基,是当年守炮台士兵的营房。南面的高台宽约8米,是运用炮位的场地。赤湾炮台踞山面海,左、右炮台成犄角之势,箝制赤湾港口,雄视伶仃海面,是鸦片战争时期主要的海上屏障。1839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时,曾重修赤湾炮台,炮台亦为林则徐胜利禁烟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利用炮台,在伶仃洋、穿鼻洋大败英国侵略军,书写了中国人民抵抗外侮的光辉一页。

过伶仃洋
  文天祥[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古炮台简介
生铁炮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