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远程那些事

25年8月份组装了一台台式机,265K+48G+RTX5080,用来跑一些 AI 相关的测试,同时也是继 NAS 之后,想了很久的一套计算中心,和 NAS 一样,大部分时间需要远程访问,经过这一个月的折腾体验,也基本稳定了,简单分享下过程。

工作日主要在深圳,节假日在惠州,所以目前网络和设备环境有

1:深圳移动宽带100M,公网IPv6,内网IPv4

2:惠州联通宽带100M,公网IPv6,公网IPv4

3:中兴F50+联通5G,公网IPv6,内网IPv4

4:移动端Macbook Pro、GPD win mini等

而这台台式机暂时放在深圳,两个米家插座分别控制显示器和主机,人在家使用则双开,远程使用则关闭显示器,以节省电力。主机的插座为常开状态,主要用来监控功率,以及防止开机卡失效的一个强制关机办法。

开机卡选择的用机箱内 9Pin USB2.0 插座供电,完全藏在机箱内,连接主板电源开关以及 LED 指示灯(相当于按了机箱电源)。在手机上用米家 App 很方便的开关机,还能区分是本地操作还是远程操作。米家的这些设备也用了很多年,稳定性很可靠。

软件方面主要有DDNS-GO、UU远程、Rustdesk、Tailscale、微软远程服务,均设置开机启动。优先使用微软远程桌面通过 IPv6 直连,当效果不理想时,切换到UU,或者自建节点的 Rustdesk。

因 IPv6 直连在跨运营商(跨城)可能会有严重限速,丢包。而自建节点的 Rustdesk 因为服务器有流量费,也不会优先考虑,但他的控制端可以无需管理员权限运行,dddd。UU目前体验算不错的,就是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收费,大部分场景使用下来,都是基于UDP P2P连接,应该不会很耗服务器资源,就是在 MAC 系统下控制端不太能灵活缩放,导致字体有点小,虽然能改受控端的分辨率,但 Windows 那个缩放一旦跟着变了,很多程序要刷新,也够受的。

至于 DDNS-GO 用来配置域名解析到本机的 IPv6。Tailscale 则用来访问一些无需图像界面的服务,也能将两个地方的设备纳入一个局域网管理。当然也还有 WireGuard 用来连接 ECS,那就和本主题无关了。

近几年的主板默认都开启了 ErP Ready 会在关机时关闭大多数设备供电,包括USB、PCI-E,故需要在 BIOS 中关闭此功能,以及开启关机时候 USB 供电。通过插座功率监控可知,Enable 功耗 1w 不到,Disable 功耗 4w 左右。

如果你有更好方案,不妨留言讨论。

Camera RAW 11.2 无法打开NAS中的RAW

2月初过年期间,Adobe Creative Cloud提示有更新,于是没多想,就习惯的把Adobe Lightroom和Photoshop都升级到了最新版。本想着应该没啥问题,结果过完年回来修图发现在NAS中的一些RAW格式照片用PS打不开了。

因工作流程是从LR开始的,在里面用PS打开,只运行了PS,却没能打开照片,将文件从NAS复制到本地也是可以正常打开的,说明文件并无问题。而只有可能是升级后的PS出现了问题,重装过依然无效,随后在网上搜索许久,发现不少尝鲜的老外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故障出现在Camera RAW模块,在最新版11.2中读取网络盘中的RAW会出现提示“找不到文件”,而文件明明就在磁盘上。

经过多次测试,发现如果经过MacOS预览之后的是可以打开,很有趣,猜测应该是底层读取文件的机制有所变化。目前官方还没有出修复方案,只好降级到11.0版本,先凑活用着。

参考:https://feedback.photoshop.com/photoshop_family/topics/lr-edit-with-does-not-work-for-photos-from-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