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一幅广为人知的大型壁画,达芬奇著名作品之一。已不记得最初是在哪听到过,只是觉得无比熟悉,正巧得知何香凝美术馆有个讲座关于这幅画,于是去听了下,涨涨见识也好。

  到达美术馆的时候讲座已经开始了,在工作人员配合下好不容易找到了个空位置,现场人还是比较多的,文青聚集地。大多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看。

1、技术手法:几何透视法
  画作中的天花板和两侧的墙都在向后缩小,即现实中平行的线条在画作中均朝向一个方向汇聚,形成一种透视的效果。依据远小近大的视觉效果,使得画作看起来有很强的立体感,前后分明。

2、叙事部分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新约圣经福音书,讲述的是耶稣在受难前召集十二个门徒共进最后一餐,耶稣说出” 你们其中一人将出卖我“,各个门徒显露出惊讶无比的困惑表情,都在问”主啊,是我吗?“。但耶稣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出卖者是谁。画作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瞬间的情景。

3、背后的故事:赞助者
  艺术家也是要吃饭的,显然这背后也有个人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当时的米兰公爵卢多维科斯福尔札就是这样一个人,公爵找来了达芬奇和另一名建筑设计师一同设计会院。达芬奇在食堂的北墙,卢多维科王徽装饰的主窗下进行创作,将王徽装饰与画作的天花板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既让王室权威高高在上而又不显突兀。同时期许多画作都有这样类似的表现。

  两个半小时的讲座类容远不止这一幅画,还有比如透视法在其他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基督教的简述、当时的雇佣兵制度、静物画的艺术形式、等等等等。能在第二天还能记得住的也就这三点了。

  图片选自维基百科。

主讲人:吴琼,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主要学术兴趣为西方哲学与西方美学、艺术哲学与艺术批评、视觉文化研究等。

深圳益田Apple Store开业记

  下午去南山公安分局续签港澳通行证,结果没号了,作罢,人家四点就下班了。

  回来时到世界之窗,正好益田这边的Apple Store开业,进去瞧瞧,果然是热闹。

  早上还排了很长的队伍,现在稍微好点,队不用排了,但里面还是人满为患。正好这会闲着没事,找了个座位整点饮料坐这上网得了,顺便写下这篇博文,不得不说这的网络超赞,下行25兆,上行10兆有余。

  Genius Bar主要是咨询维修的,前来维修的免不了要被问一句:机器是哪买的,越狱了没。而回答的是千奇百怪,太有趣了。

  最近在考虑要不要出了iPad,换Macbook。且先来体验一把,新款的Macbook Pro带Retina屏,效果很出众。有几种分辨率可选,最大的分辨率也只有1920,字体会比较小,得凑近了看。近视眼还真伤不起,我容易吗我,看来换机这想法可以hold住了。IPS屏对色彩还原比较精准,看照片的效果真不错。厚度比老款的薄了不少,这让air面子往哪搁。有点重,反正放包里也不会在乎了。

  我一直觉得这店里多半是靠卖配件来赚钱的,各种各样深圳制造的配件,价格都还不便宜。难怪微博上都说:开业了,到这来体验下,再去临近的香港买,坏了还可以来这修。天才吧的人说了港货只要有发票也可以保修的。

  这次开业新品只有iTouch,Macbook,并没有iPhone 5和iPad第四代,当然首发就压根没中国。

  毫无价格优势的旗舰店和临近香港的地理位置,不免有点尴尬,不差钱就来吧。

衡山小游

  话说一个土生土长的衡阳人居然没上过南岳衡山实在让人笑话。正逢国庆假期,约三好友说去就去,目标:最高峰祝融峰顶。

  个把小时车程从衡阳赶到衡山,正好是早上十点半。本来想直接坐车上山,无奈排队购票的人实在太多,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尾,作罢,决定步行上去。

  爬过梧桐山,走过百公里,加上经常跑步的习惯,自然一路轻松的很。一个双肩包装满了零食和水,脖子上挂着Canon 60D和18-135套头,这一套比D3100重了不少,但更觉得霸气十足。一路基本拍风景和到此一游的照片,因此没带定焦头。上山过程中一直穿插着关于三元变三万的笑话,因为每个人都买了三块钱的保险,所以玩笑的内容就可想而知了。

  去衡山唯一不确定的两个因素就是人多和天气了,事实证明爬上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动还是不会吸引过多的人,当然搭车的人还是蛮多的。至于天气,看过天气预报,也不会太冷,加之这次回家没带长袖,只好多带了件短袖上山,便于替换被汗水淋湿的衣服,实在冷也可以裹着。山顶温差大,局部怕有小雨,伞是必须带的。

  一路停停走走拍拍,下午四点半的时候才到达祝融峰顶,正好五个小时。祝融峰顶约1300米高,由于一直是阴天,天空就是白茫茫的一片,眺望远处,群山在云雾中若影若现,如仙境般美不胜收。拍了不少的照片都没来得及整理。

  下山的时候走的大腿肌肉抽筋,只好坐车下山,排队足足排了一个半小时,才上车。排队期间后面拥挤的人群还出现了打闹,似乎还上来了救护车。下山的中巴绕来绕去,经常是180度的大转弯,坐的人是晕晕的,车上不下四个人呕吐。到了山下上了到到衡阳的大巴后却又精神十足,居然还在平板上看完了两集《北京青年》。就这样一路顺利的回到家了。

费用:
衡阳到衡山中巴:15
景区门票:100
下山中巴:40
衡山到衡阳大巴:20

Apple Earpods

  自从SONY的xb20ex耳机莫名其妙坏了以后,总得寻觅个新的来代替,期间又入手了牛排(The new iPad),将音乐统统从手机移到了牛排上。为了能使用线控,入了个iPhone 4S的耳机,效果虽然一般般,但好在佩戴舒适,感觉上没有入耳式的伤耳朵。

  一直到9月13号苹果发布会上发布了新一代的耳机(Apple Earpods),了解了相关设计后觉得应该比较适合自己。期间也在纠结20的升级版xb21ex,不过这款带线控的比不带线控的足足高了100,太不划算了,外观造型也不如上一代。

  上周末在苹果官网下单后,今天终于收到货了,还没来得及煲,听了一下午。低音饱满,这一点已经赶上sony了,看过iFixit对这耳机的拆解图可以发现,发音单元和以往区别不大。但共振腔有很大的改进,感觉像“鸭嘴”样的出音口设计。佩戴同样很舒适,并且牢靠。耳机背面气孔调节中音频部分,提升低音主要靠耳机柄下方的出气孔,试着用手捂住,低音明显减弱很多。至于高音部分,一般般吧。

  总的来说,Apple这次还是花了很多心思在做耳机,比较值得的入手。相信等iPhone 5上市后,散装的拆机货会便宜很多。

  更多细节参考官方宣传视频:Apple EarPods (2012)

海上钢琴师1900

1、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我认为大陆上的人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去问为什么。
冬天来临时,巴望着夏天,夏天到来时,就已经开始害怕冬天。
所以人们永不厌倦旅行,总是在追寻,四季如春的远方。

2、
1900知道解读每个人身上特征:地位、声音、气息,出生故事,任何显现于他们身上的事物。
透过不断的观察来分类、组织,在他的脑中绘制一幅巨大的地图。
也许他从未看过这世界,但三十年来,世界就在这船上不断来去,他窥视这一切并得其精髓。

3、
在码头,我不知道看过多少人虚情假意的道别,但我和1900道别时,真的是发自内心。
我们笑着说道“回头再见”,但我们心里明白,我们将再也无法见到彼此。

4、
他的双手 没有任何迟疑。那就像是那些琴键 从开始就等待着那些音符。
如今 我明白在那一天…
1900决定要坐在他人生的键盘前,开始演奏他最率性不羁的乐曲,用这生命乐曲来标记他的余生。

5、
有限的琴键上,创造出的音乐是无限的,而若键盘是无限的,那么没有任何乐曲能在其上演奏。
阻止我脚步的 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东西。
在那些无限延伸的城市中,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尽头。

  第一次看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但凡聊到有关大海的故事,必提海上钢琴师,莫名的感动,也许找到了些共鸣之处。
  随手摘抄些句子。七夕,给自己一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