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益田Apple Store开业记

  下午去南山公安分局续签港澳通行证,结果没号了,作罢,人家四点就下班了。

  回来时到世界之窗,正好益田这边的Apple Store开业,进去瞧瞧,果然是热闹。

  早上还排了很长的队伍,现在稍微好点,队不用排了,但里面还是人满为患。正好这会闲着没事,找了个座位整点饮料坐这上网得了,顺便写下这篇博文,不得不说这的网络超赞,下行25兆,上行10兆有余。

  Genius Bar主要是咨询维修的,前来维修的免不了要被问一句:机器是哪买的,越狱了没。而回答的是千奇百怪,太有趣了。

  最近在考虑要不要出了iPad,换Macbook。且先来体验一把,新款的Macbook Pro带Retina屏,效果很出众。有几种分辨率可选,最大的分辨率也只有1920,字体会比较小,得凑近了看。近视眼还真伤不起,我容易吗我,看来换机这想法可以hold住了。IPS屏对色彩还原比较精准,看照片的效果真不错。厚度比老款的薄了不少,这让air面子往哪搁。有点重,反正放包里也不会在乎了。

  我一直觉得这店里多半是靠卖配件来赚钱的,各种各样深圳制造的配件,价格都还不便宜。难怪微博上都说:开业了,到这来体验下,再去临近的香港买,坏了还可以来这修。天才吧的人说了港货只要有发票也可以保修的。

  这次开业新品只有iTouch,Macbook,并没有iPhone 5和iPad第四代,当然首发就压根没中国。

  毫无价格优势的旗舰店和临近香港的地理位置,不免有点尴尬,不差钱就来吧。

衡山小游

  话说一个土生土长的衡阳人居然没上过南岳衡山实在让人笑话。正逢国庆假期,约三好友说去就去,目标:最高峰祝融峰顶。

  个把小时车程从衡阳赶到衡山,正好是早上十点半。本来想直接坐车上山,无奈排队购票的人实在太多,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尾,作罢,决定步行上去。

  爬过梧桐山,走过百公里,加上经常跑步的习惯,自然一路轻松的很。一个双肩包装满了零食和水,脖子上挂着Canon 60D和18-135套头,这一套比D3100重了不少,但更觉得霸气十足。一路基本拍风景和到此一游的照片,因此没带定焦头。上山过程中一直穿插着关于三元变三万的笑话,因为每个人都买了三块钱的保险,所以玩笑的内容就可想而知了。

  去衡山唯一不确定的两个因素就是人多和天气了,事实证明爬上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动还是不会吸引过多的人,当然搭车的人还是蛮多的。至于天气,看过天气预报,也不会太冷,加之这次回家没带长袖,只好多带了件短袖上山,便于替换被汗水淋湿的衣服,实在冷也可以裹着。山顶温差大,局部怕有小雨,伞是必须带的。

  一路停停走走拍拍,下午四点半的时候才到达祝融峰顶,正好五个小时。祝融峰顶约1300米高,由于一直是阴天,天空就是白茫茫的一片,眺望远处,群山在云雾中若影若现,如仙境般美不胜收。拍了不少的照片都没来得及整理。

  下山的时候走的大腿肌肉抽筋,只好坐车下山,排队足足排了一个半小时,才上车。排队期间后面拥挤的人群还出现了打闹,似乎还上来了救护车。下山的中巴绕来绕去,经常是180度的大转弯,坐的人是晕晕的,车上不下四个人呕吐。到了山下上了到到衡阳的大巴后却又精神十足,居然还在平板上看完了两集《北京青年》。就这样一路顺利的回到家了。

费用:
衡阳到衡山中巴:15
景区门票:100
下山中巴:40
衡山到衡阳大巴:20

Apple Earpods

  自从SONY的xb20ex耳机莫名其妙坏了以后,总得寻觅个新的来代替,期间又入手了牛排(The new iPad),将音乐统统从手机移到了牛排上。为了能使用线控,入了个iPhone 4S的耳机,效果虽然一般般,但好在佩戴舒适,感觉上没有入耳式的伤耳朵。

  一直到9月13号苹果发布会上发布了新一代的耳机(Apple Earpods),了解了相关设计后觉得应该比较适合自己。期间也在纠结20的升级版xb21ex,不过这款带线控的比不带线控的足足高了100,太不划算了,外观造型也不如上一代。

  上周末在苹果官网下单后,今天终于收到货了,还没来得及煲,听了一下午。低音饱满,这一点已经赶上sony了,看过iFixit对这耳机的拆解图可以发现,发音单元和以往区别不大。但共振腔有很大的改进,感觉像“鸭嘴”样的出音口设计。佩戴同样很舒适,并且牢靠。耳机背面气孔调节中音频部分,提升低音主要靠耳机柄下方的出气孔,试着用手捂住,低音明显减弱很多。至于高音部分,一般般吧。

  总的来说,Apple这次还是花了很多心思在做耳机,比较值得的入手。相信等iPhone 5上市后,散装的拆机货会便宜很多。

  更多细节参考官方宣传视频:Apple EarPods (2012)

海上钢琴师1900

1、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我认为大陆上的人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去问为什么。
冬天来临时,巴望着夏天,夏天到来时,就已经开始害怕冬天。
所以人们永不厌倦旅行,总是在追寻,四季如春的远方。

2、
1900知道解读每个人身上特征:地位、声音、气息,出生故事,任何显现于他们身上的事物。
透过不断的观察来分类、组织,在他的脑中绘制一幅巨大的地图。
也许他从未看过这世界,但三十年来,世界就在这船上不断来去,他窥视这一切并得其精髓。

3、
在码头,我不知道看过多少人虚情假意的道别,但我和1900道别时,真的是发自内心。
我们笑着说道“回头再见”,但我们心里明白,我们将再也无法见到彼此。

4、
他的双手 没有任何迟疑。那就像是那些琴键 从开始就等待着那些音符。
如今 我明白在那一天…
1900决定要坐在他人生的键盘前,开始演奏他最率性不羁的乐曲,用这生命乐曲来标记他的余生。

5、
有限的琴键上,创造出的音乐是无限的,而若键盘是无限的,那么没有任何乐曲能在其上演奏。
阻止我脚步的 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东西。
在那些无限延伸的城市中,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尽头。

  第一次看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但凡聊到有关大海的故事,必提海上钢琴师,莫名的感动,也许找到了些共鸣之处。
  随手摘抄些句子。七夕,给自己一份感动。

云主机 & VPS

  云计算,概念上已经炒得比较火了,就IaaS层面而言,也有很多公司陆续开放了服务。逐一体验了一把,算是小结一点。

  Amazon EC2
  一提到云计算,自然会考虑到鼎鼎有名的亚马逊,它的EC2早在去年就注册过,那还是Ubuntu 10.10发布之时提供一个小时的使用机会,详情可以在这里看到。
  验证过电话和信用卡后注册了一台micro配置的主机,E5645@2.40GHz,600m的内存,8GB的磁盘,用UnixBench跑了一下,才21~27的得分。老问题依旧,连接速度慢,vim操作都不怎么流畅。用sftp传个项目kb级的速度,还断流。唯一快的是更新系统,当然他们有自己的源。最大的好处是静态IP是不需要额外付费的,只要不浪费,并注意流量不超标就可以了。
  EC2控制台内容丰富,专业,功能齐全,主机状态一览无余。

  盛大云C2
  盛大云比较看好,是因为价格低廉,配置也还凑活,最低配置有512M内存,8GB磁盘,一个月才34.7元。UnixBench得分在70左右。不过网络可不便宜,电信2M独享90一个月。好玩的是选择不要外网IP的情况下,也能联网,相当于内网一台可以上网的主机,只是无法从外网访问,跑一些本地应用还是不错的。
  C2的控制台就简单多了,基本也够用了,没有外网IP的时候也能通过控制台进行远程控制。

  阿里云
  只能看月或年缴费,最低一款一个月99,单核2.26G,512M内存,60G硬盘,外网带宽1M,不支持带宽升级。阿里巴巴不愧电商老大,这样的套餐都出的来,和联通3G样的,高不高,低不低,想升级,换套餐。没有按小时计费,所以没有继续注册了,估计性能和盛大差不多,价格也很接近。

  LinkCloud
  这家的产品似乎不怎么出名,产品首页很简陋,但性价比还算不错。最低配置有2.4G CPU,1G内存,100G硬盘。带宽1M情况下一个月163。UnixBench表现很不错,得分228.7。磁盘读取都在240M以上,性能算是不错了。网络很快,测试时选择了峰值10M带宽或40M带宽,下载都能很稳定占满。但若不选择外网IP,根本无法远程控制,联系客服后得到一个可笑的答复,再开通一个有外网IP的主机,远程后再用内网IP连接这台机器。且内网机器无法访问互联网,成了彻底与世隔绝的机器。
  这家的后台管理极其简陋,漏洞一大堆,很难想象能把项目放心的托付。

  试用后可以发现云主机和传统VPS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更细粒度的资源使用与费用支出。可以按使用小时来计费、按独享的带宽来计费,或流量来计费。云主机可以细分到存储、分发、数据库、负载均衡等等,这样极大提高了稳定性,降低了中小项目的前期投入。最贵的一部分投入还是在带宽上,万恶的电信。想作web服务,域名也都是要备案的。